国际足联出手解决!山东泰山:追求公平公正,却让足协格外的尴尬_裁判_争议_泰山队
“我们交申诉材料只是走流程,评议组会议室桌上的灰尘比文件还厚。 ” 这是一位匿名俱乐部经理的吐槽,却道出了中超俱乐部面对裁判争议时的无力感。
泰山队赛后递交了23页申诉材料附16段视频证据,但足协的回应仅是“判罚属裁判自由裁量权范围”。
而球迷翻出的另一场比赛记录显示,大连英博与深圳新鹏城对决中,外援佩尼亚射门击中杜加利奇手臂,裁判经VAR回看后却判罚点球。
本赛季中超联赛的裁判争议,几乎成了每轮比赛的“固定节目”。 第24轮上海申花与山东泰山之战,将这场争议推向了高潮。 比赛第6分钟,刘洋传中球击中申花外援马纳法手臂,主裁判麦麦提江未判罚点球且未查看VAR回放。 第18分钟,汪海健进球前,申花球员李可推搡泰山门将王大雷,裁判认定进球有效,VAR同样未介入。 山东泰山俱乐部罕见地提出正式上诉,要求足协复核判罚。
裁判判罚的一致性受到广泛质疑。 山东球迷制作了马纳法手球与2023年贾德松被判点球的对比视频,两个动作高度相似,结局却截然不同。
有人讽刺道:“裁判手册每场随机刷新! ”本赛季前五轮,足协收到的7例俱乐部申诉中,仅认定1例为明确错判。 2023赛季前二十轮,平均每场出现2.3次争议判罚,错漏判同比激增40%。
VAR技术本为提升公正性引入,但在中超却因操作混乱加剧了争议。 云南玉昆对阵海港的比赛中,VAR甚至用守门员肘部位置划线判越位。 中超的VAR仅配备2个机位,多角度复核能力远逊于英超。 2025年7月,上海申花对阵河南队的比赛中,VAR介入后,主裁判未亲自观看回放便改判点球。 知情人士透露,有裁判曾表示“出问题VAR背锅”。 本赛季,该裁判的VAR改判率高达78%。 VAR平均介入耗时4.2分钟,比英超长一倍;35%的关键犯规回放因“角度不足”未被采纳。
裁判培养体系存在明显断层。 现役中超裁判平均年龄42岁,新生代裁判占比不足20%。 足协2025年内部报告显示,裁判对“严重犯规”和“鲁莽犯规”的识别误差率高达42%。 年轻裁判机械执行规则,老裁判依赖经验,导致尺度严重不统一。 一些裁判的选派也引发猜测,例如麦麦提江执法泰山比赛时便争议频发,而本赛季涉及争冠的其他焦点战多指派外籍裁判。
百度带货夏令营
这些争议判罚已直接影响联赛公信力。 网络调查显示,86%球迷认为判罚存在“地域化双标”。 球场抗议行动持续升级,2025年5月,山东泰山主场悬挂巨幅标语“VAR是摆设,公信力是笑话”,遭足协罚款2万元。 球员围堵裁判事件同比激增40%,但足协开出的“非体育行为罚单”仅3张。 京沪大战中,申花外援特谢拉笑着推开裁判手臂,泰山球员克雷桑则直接背对裁判鼓掌讽刺。
面对潮水般的质疑,足协的应对策略往往是“冷处理”。 孙盛宇超长补时事件后,足协未公开解释补时计算规则;顾春含的尺度争议仅收到“内部提醒”,而他三天后照常执法其他比赛。 本赛季15例重大争议判罚中,仅2例被认定错误,且无一裁判被公开处罚。 青岛西海岸要求公开孙盛宇补时依据,至今未获答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