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超球队亚冠困境:仅靠拼劲难解,重现恒大辉煌需资金支持_蓉城_1
在刚刚结束的亚冠小组赛中,中超四支代表队的表现可谓惨淡,以1平3负的战绩收场。这一结果无疑令人失望,赛后,各支球队都受到外界批评,质疑他们在亚冠中的换人策略、国际比赛经验不足以及缺乏应有的拼搏精神。一些球迷甚至怀念起曾经的广州恒大在亚冠的霸主地位,认为如今的中超球队与昔日的辉煌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。
不可否认的是,这四支球队在亚冠中确实对部分主力进行了轮换,连成都蓉城也在形势不妙时迅速替换掉核心外援。然而,让人思考的是,为何这些球队都会选择“弃亚冠保联赛”?难道他们真的只想在国内联赛中称王吗?
抛开情绪化的批评和道德上的指责,仔细分析目前各球队的生存状况就会发现,未能在亚冠中赢得佳绩,对中超球队而言,仅仅是面子问题;但如果他们在国内联赛中的表现不佳,那才是真正的生存危机。换句更直白的话,只有在中超联赛中取得好成绩,甚至赢得冠军,才能向俱乐部母公司争取更多的预算,同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。这对于上海的两家俱乐部、国安和成都蓉城来说皆是如此。
若今年无法夺冠,明年的投资规模将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。以成都蓉城为例,管理层显然有撤资的打算,因此,唯有荣获冠军才能重建投资信心,让他们相信资金投入是值得的。否则,又凭什么进一步注入资金呢?
所以,对于外界来讲,指责中超四队在亚冠上未全力以赴是轻而易举的,但作为这几支球队的球迷,如果也抱怨球队在亚冠中采取保守策略,那就滑稽了。毕竟,国安急于解决欠薪问题,申花希望引进高水平前锋,而成都则需要在夏季转会窗补强,这些并不是简单口头所能改变的,必须依赖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。若希望吸引企业及地方政府加大投入,确保球队的生存,目标只能对准中超冠军。
另一方面,在当今中超环境下,将广州恒大往年的成功成绩视作如今中超球队亚冠表现不佳的借鉴,确实奇怪。在恒大辉煌时期,他们的出色表现并非单凭所谓的“拼劲”与“血性”,而是依托远超其他球队的明星球员和丰厚奖金。实际上,当年中超的金元时代,不仅恒大,其他俱乐部如上港、鲁能和苏宁等,都因为经济支持而成为亚冠强队,能跻身淘汰赛,无非是因为实力雄厚。
因此,若硬要拿恒大作为标杆去评价现在的中超球队,若想复现当年的辉煌,除了大量投入资金,没有其他道路可走。或许还可以寄希望于中国球员的整体水平能逐步提升到日韩水平,即使在亚冠中有所保留,也能获得胜利,但这绝对是个漫长的过程。综上所述,中超球队在亚冠的弱势表现,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似乎难以扭转。
